您选择的知识点:
  • 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删除

1编号:135332题型:解答题测试正确率:0%

小明家所在的小区有一个池塘,如图,A,B两点分别位于池塘的两侧,池塘西边有一座假山D,在BD的中点C处有一个雕塑,小明从A出发,沿直线AC一直向前经过点C走到点E,并使CE=CA,然后他测量点E到假山D的距离,则DE的长度就是A,B两点之间的距离.你能说明小明这样做的根据吗?

2编号:126801题型:单选题测试正确率:0%

如图,树AB与树CD之间相距13m,小华从点B沿BC走向点C,行走一段时间后他到达点E,此时他仰望两棵大树的顶点A和D,且两条视线的夹角正好为90°,EA=ED,已知大树AB的高为5m,小华行走的速度为1m/s,求小华行走到点E的时间.

3编号:126800题型:单选题测试正确率:0%

在测量一个小口圆形容器的壁厚时,小明用“X型转动钳”按如图方法进行测量,其中OA=OD,OB=OC,测得AB=a,EF=b,圆形容器的壁厚是(    )

4编号:126799题型:单选题测试正确率:0%

要测量河岸相对两点A、B的距离,已知AB垂直于河岸BF,先在BF上取两点C、D,使CD=CB,再过点D作BF的垂线段DE,使点A、C、E在一条直线上,如图,测出BD=10,ED=5,则AB的长是(    )

5编号:126798题型:单选题测试正确率:0%

小明不慎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碎成如图所示的四块(图中所标1、2、3、4),你认为将其中的哪一块带去,就能配一块与原来大小一样的三角形玻璃?应该带第       块去,这利用了三角形全等中的         原理(    )

6编号:126797题型:单选题测试正确率:0%

如图所示,要测量池塘两岸相对的两点A,B之间的距离,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点A和B的点C,连接AC并延长到点D,使CD=CA,连接BC并延长到E,使CE=CB,连接DE.可以说明△DEC≌△ABC,得ED=AB,那么量出DE的长,就能求A,B两点间的距离.判定△DEC≌△ABC最恰当的理由是(    )

7编号:126796题型:单选题测试正确率:0%

“经过已知角一边上的一点,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”的尺规作图过程如下:
已知:如图1,∠AOB和OA上一点C.
求作:一个角等于∠AOB,使它的顶点为C,一边为CA.
作法:如图2,
(1)在OA上取一点D(OD(2)以点C为圆心,OD长为半径画弧,交CA于点F,以点F为圆心,DE长为半径画弧,两弧交于点G;
(3)作射线CG.
则∠GCA就是所求作的角.

图1图2
此作图的依据中不含有(    )

8编号:126646题型:单选题测试正确率:0%

如图,要测量河中礁石A离岸边B点的距离,采取的方法如下:顺着河岸的方向任作一条线段BC,作∠CBA'=∠CBA,∠BCA'=∠BCA,可得△A'BC≌△ABC,所以A'B=AB,所以测量A'B的长即可得AB的长.判定图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理由是(    )

9编号:107815题型:单选题测试正确率:0%

根据下列已知条件,能唯一作出△ABC的是(    )

10编号:106205题型:单选题测试正确率:0%

我国的纸伞工艺十分巧妙,如图,伞不论张开还是缩拢,△AED与△AFD始终保持全等,因此伞柄AP始终平分同一平面内两条伞骨所成的角∠BAC,从而保证伞圈D能沿着伞柄滑动.你知道△AED≌△AFD的理由吗?(    )

第1页 共10页 首页<<12345678910>>尾页  GOT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