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编号:16746题型:解答题测试正确率:0%

已知:线段OA⊥OB,点C为OB中点,D为线段OA上一点.连接AC,BD交于点P.
(1)如图1,且D为OA中点时,求的值;
(2)如图2,当AD:AO=1:4时,求的值;
(3)如图3,当AD:AO=1:n时,直接写出的值.

2编号:16745题型:解答题测试正确率:0%

(1)如图1,已知正方形ABCD,E是AD上一点,F是BC上一点,G是AB上一点,H是CD上一点,线段EF、GH交于点O,∠EOH=∠C,求证:EF=GH;
(2)如图2,若将“正方形ABCD”改为“矩形ABCD”,且AD=mAB,其他条件不变,探索线段EF与线段GH的关系并加以证明;
(3)根据前面的探究,你能否将本题推广到一般的平行四边形情况?若能,写出推广命题,画出图形,并证明,若不能,说明理由.

3编号:16744题型:解答题测试正确率:0%

在图1至图3中,直线MN与线段AB相交于点O,∠1=∠2=45°.
(1)如图1,若AO=OB,请写出AO与BD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;
(2)将图1中的MN绕点O顺时针旋转得到图2,其中AO=OB.求证:AC=BD,AC⊥BD;
(3)将图2中的OB拉长为AO的k倍得到图3,求的值.

4编号:16743题型:解答题测试正确率:0%

在△ABC中,D为BC的中点,E为AC边上的任意一点,BE交AD于点O,某学生在研究这一问题时,发现了如下的事实:
(1)当时,有

(2)当时,有
(3)当时,有
(4)当时,参照上述研究结论,请你猜想用n表示的一般结论,并给出证明(其中n是正整数).

5编号:16742题型:解答题测试正确率:53.85%

如图,已知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2,顶点A、C分别在x、y轴的正半轴上,M是BC的中点.P(0,m)是线段OC上一动点(C点除外),直线PM交AB的延长线于点D.
(1)求点D的坐标(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);
(2)当△APD是等腰三角形时,求m的值;

6编号:16473题型:解答题测试正确率:38.46%

如图,在直角坐标系中,梯形ABCD的底边AB在x轴上,底边CD的端点D在y轴上.直线CB的表达式为,点A、D的坐标分别为(-4,0)、(0,4).动点P自A点出发,在AB上匀速运行.动点Q自点B出发,在折线BCD上匀速运行,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.当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,它们同时停止运动.设点P运动t(秒)时,△OPQ的面积为S(不能构成△OPQ的动点除外).(1)求出点B、C的坐标;(2)求S随t变化的函数关系式.

7编号:16472题型:解答题测试正确率:60.0%

已知直线y=kx+3(k<0)分别交说明:轴、说明:轴于A、B两点,线段OA上有一动点P由原点O向点A运动,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,过点P作说明:轴的垂线交直线AB于点C,设运动时间为说明:秒.当k=-1时,线段OA上另有一动点Q由点A向点O运动,它与点P以相同速度同时出发,当点P到达点A时,两点同时停止运动.(1)直接写出当说明:=1秒时,C、Q两点的坐标;(2)若以Q、C、A为顶点的三角形与△AOB相似,求说明:的值.

8编号:16471题型:解答题测试正确率:0%

如图,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,点A坐标为(12,0),点B坐标为(6,8),点C为OB的中点,点D从点O出发,沿△OAB的三边按逆时针方向以2个单位长度/秒的速度运动一周.
(1)点C坐标是         ,当点D运动8.5秒时所在位置的坐标是         
(2)设点D运动的时间为t秒,试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△OCD的面积S,并指出t为何值时,S最大.

9编号:16470题型:解答题测试正确率:0%

如图,P为正方形ABCD的对称中心,A(0,3),B(1,0),直线OP交AB于N,DC于M,点R从O出发沿OM方向运动.
求:(1)C的坐标为         
(2)当△ANO与△DMR相似时,求点R的坐标.

10编号:16469题型:解答题测试正确率:0%

如图.直线分别于x轴、y轴交于A、B两点.
(1)求A、B两点的坐标;
(2)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.使得△PAB一个的等腰三角形?若存在,求出点P的坐标;若不存在,请说明理由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