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列对这首诗表现手法的理解和分析,不正确的一项是( )
- A.这首诗以咏叹的方式、质问的语气,直抒胸臆,堪称“饥者歌其食,劳者歌其事”的经典之作。
- B.“式微,式微,胡不归?”的疑问形式,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,同时也引人注意,启人深思,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矣。
- C.诗歌句句用韵,且每章换韵,全诗结构紧凑,节奏短促,情调急迫,充分表达出了服劳役者的苦痛心情。
- D.这首诗内容极其单纯,以重章叠句营造特别的氛围,全诗在反复中强化,在叠加中升华,表情达意,痛快淋漓。
答案
正确答案:B

从全诗看,“式微,式微,胡不归”并不是有疑而问,而是胸中早有定见的故意设问。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,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,有家不能回,苦不堪言,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,但如果是正言直述,则易于穷尽,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形式,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,同时也引人注意,启人以思,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矣。

略
